|
Terminator 3 : Rise
of the Machines

Music Composed and Produced by:
Marco
Beltrami
Conducted by:
Pete
Anthony
Marco
Beltrami
Orchestrations by:
Pete
Anthony
Jeff Atmajian
Marco Beltrami
Bill Boston
Jon Kull
Carlos Rodriguez
Ceiri Torjussen
Performed by:
Hollywood
Studio Symphony
Label:
Varèse Sarabande
Released
Date:
Jun 24th, 2003
|
|
Believe
it or not,我小時後的偶像是
Arnold Schwarzenegger,這位銀幕大英雄,正是
2003
年的美國加州州長 Arnold
Schwarzenegger。他的成名作【魔鬼終結者
2】(
Terminator 2 : Judgement Day
) 我幾乎看了上百遍,這不是唬人,因為這部電影已經成為我心目中的經典了!而且,這部電影也已經是影迷們公認的科幻動作片首選之作,連帶的讓導演
James Cameron
名留影史、 Arnold
也因而達到動作巨星巔峰。12
年之後,明顯多了皺紋的魔鬼終結者,重披黑裝、戴上墨鏡,爲了全人類再現地球戰場,帶來【魔鬼終結者
3】(
Terminator 3 : Rise of the Machines
) 。
這次,導演換成年輕的
Jonathan Mostow,顯然的他承受滿大的壓力,畢竟要替一部經典作品拍攝續集絕非易事;於是【魔鬼終結者
3】處處深受前作影響,一些畫面都頗有向經典致敬的味道:荒野上的逃亡、手持重機槍掃射、兩大機器人的瘋狂決鬥,還有那句經典台詞「I'll
be back.」。雖然這次電影加入更多電腦特效和爆破場面,但就我個人而言,它的情節仍是沒有【魔鬼終結者
2】動人,終結者和人類救世主的互動輕描淡寫,沒有給我額外的感動。這樣的觀影經驗是很尷尬的,它外表包裝的很華麗、很科幻、很動作沒錯,但故事情節彷彿是硬掰出來的、感覺沒什麼,有些讓我失望。片尾終結者的自我毀滅,也沒有前作悲壯感人;或許我自己已經被
James Cameron
下毒甚深,這樣來比較 Jonathan Mostow
不是很公平,但沒辦法,【魔鬼終結者 2】對我已經無法取代了。
可音樂就不同了,音樂倒是讓人頗興奮的。導演沒有繼續讓之前兩集的作曲家
Brad Fidel 擔任工作 ( 作曲家他自己也消失在樂壇上好一陣子了
),反而是引用年輕的 Marco Beltrami
扛起重任。這位義裔作曲家自小成本的恐怖片打起知名度,這回擔任起大成本動作片的配樂要職倒是頭一遭;在唱片內頁的導演自述中,
Marco Beltrami
獨樹一幟的動作管絃和情感表現,深得他心,也希望借用他的風格來替他的電影打造出不同前作的音樂質感。在這方面,我個人覺得
Beltrami 作的不錯。前兩集
Brad Fidel
的音樂,採用氣氛十足、但讓人頭疼的電子音效來支撐;Beltrami
沒有繼續沿用這種創作模式,反而是運用近百人的交響樂團和合唱團,這真的是讓人很興奮,因為我們可以聽到不一樣的終結者音樂質感。
至於
Beltrami
的表現好不好,就看你喜不喜歡這張專輯的風格。坦白說,這是一張滿黑暗的音樂作品,強烈不和諧的現代音樂管絃,實在不太輕易上耳,不過這才是
Beltrami
個人風格所在。開場的「A Day In the Life
」,由深沉陰鬱的電子音效和優美悲哀的合聲,架構出世紀末人類滅絕的輓歌;沉重的弦樂拉奏完,是一片森然詭譎的氣勢樂章,黑暗力量波濤洶湧,金屬敲擊聲更掀開了機器大軍的恐怖模樣,威脅感十足。就這一首序曲,我覺得
Beltrami
運用音樂處理意像的感覺作的不錯,弦樂代表人類的脆弱,金屬感音樂代表著機器人的冷酷。
因此【魔鬼終結者
3】有兩大主題,一是代表人類的救世主、一是新型冷血殺手
TX。救世主
John Connor
的主題帶些傷感、憂鬱、孤獨的氣氛,同時也象徵最終無法攔阻的核爆危機、人類族群的大滅絕以及戰爭的無奈感;這個主題分別在「JC
Theme 」、「Radio」有動人的演出。TX
的火爆音樂大概是專輯占最大比例的,動作音樂激動無比、像抓狂發瘋似的,懸疑起來的時候又有些
Graeme Revell
的感覺,大概音樂就是要這樣才能忠實呈現這個殺手機器人!比較精采的段落包括電子舞曲節奏濃厚的「Hooked
On Multiphonics」、公路上火爆追殺的「Blonde
Behind The Wheel」、銅管和敲擊壓迫出來的「TX's
Hot Tail 」以及機器人互毆大戰的「Kicked
In The Can 」;「Magnetic
Personality 」則綜合所有管絃敲擊力道的精華。
專輯後半段的「Terminator
Tangle」則利用鼓樂和癲狂暴亂的弦樂呈現機器人最終決戰的氣勢,至於「T3」算是一段不錯的終曲,它融合了人類主題激昂的變奏合聲和
Beltrami
自己詮釋的終結者敲擊節奏,人類變奏頗有時代劇的味道,終結者主題更是咄咄逼人、冷酷非凡,著實替這張動作專輯加分不少,也提昇了這部電影的精神。讓人驚喜的是,
Marco Beltrami 自己運用管絃重新改編了
Brad Fidel
寫的主旋律「The Terminator」,少了之前廉價電子樂的感覺,更證明這真的是一張不一樣的終結者音樂專輯。
包括 Marco
Beltrami 自己寫的主題歌曲「Open
To Me」,這張
40
多分鐘的專輯完整呈現電影中的配樂演出,編排也稱的上流暢,不會有欣賞上的突兀感,對我而言【魔鬼終結者
3】是張不錯的作品了。不過,如果你不喜歡太過尖銳、刺耳、不協調、激烈的風格,【魔鬼終結者
3】不宜列入收藏;不然,這張充滿氣勢、緊張、恐懼、無奈的作品,必定讓偏愛此道的樂迷愛不釋手。
( 文 /
林紙鶴 2004.9.2.
)
Track
Listings:
|
-
A
Day in the Life (3:41)
-
Hooked on
Multiphonics (1:48)
-
Blonde Behind the
Wheel (2:08)
-
JC Theme (3:35)
-
Starting T1 (1:51)
-
Hearse Rent a Car
(1:49)
-
TX's Hot Tail (3:40)
-
Graveyard Shootout
(1:32)
-
More Deep Thoughts
(0:59)
-
Dual Terminator
(0:51)
-
Kicked in the Can
(2:03)
-
Magnetic Personality
(4:36)
-
Termina-Tricks (2:13)
|
-
Flying Lessons (0:57)
-
What
Do You Want on Your Tombstone? (1:20)
-
Terminator Tangle (3:21)
-
Radio
(2:21)
-
T3
(3:15)
-
The
Terminator (2:17)
Theme from The Terminator by Brad Fiedel
-
Open
to Me (3:48)
Performed by Dillon Dixon
-
I
Told You (3:12)
Performed by Mia Julia
|
Total
Time: 51:30 |
|